为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步伐,切实提高青年教师实施课程能力和教育创新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展现“新时代、新青年、新翰林”的新风采,延续前两届赛课的优良传统,特制定第三届赛课活动方案。
“说课”是教师钻研教材,探讨教法,实践教学手段,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一种好方法,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经研究决定,为丰富赛课比赛形式,促进我校青年教师专业健康发展,搭建青年教师自我展示和自我锤炼的舞台,本届比赛形式改为说课,制定方案如下。
一、活动主题
展技能、亮风采、强内功、促发展
二、组织机构
1.领导小组
组 长:赵盟
副组长:林楠、罗泽斌
组 员:陈昔安、何冰峰、张寿兰、廖耿君、陈东海、聂晶、各教研组长
2.评委组(待定)
3.后勤保障
会场:教师处
摄影:信息组
奖证:总务处、教师处
三、参赛对象
30—35岁(1983年9月1日后至1988年3月1日前出生)在翰林实验学校任教的在编、临聘青年教师。
四、比赛内容与要求
1. 充分认识到说课对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意义,积极参赛。
2. 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活动作为对青年教师年度考核的内容之一,所有参赛对象无故不得弃权。
3. 须围绕学科核心素养,体现现代教育理念,体现课程改革精神,体现“精讲多练、启发式、讨论式”、“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基本原则,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统一的“三维目标”。
4. 按现行教学进度内容自选一节课。
5. 说课具体要求:
(1)说课之前,上交说课稿一式五份。
(2)用普通话说课,语言清晰,表达准确。
(3)脱稿,运用多媒体课件呈现说课内容。
(4)说课必须包括“说教材、说学情、说目标、说方法、说设计、说板书”六部分内容。
(5)说课限时10-13分钟,超过13分钟或不足10分钟都要扣分。
五、比赛进程
1.第四周,出台比赛方案,挂校园网。
2.第4—7周,参赛选手确定说课课题,认真撰写说课稿,制作PPT,勤加练习,与组内有经验的老教师交流探讨,做足赛前工作。
3.第7周,召开赛前预备会,抽签决定说课顺序。
4. 第8周星期四、五,赛课。
5. 第9周,上交赛课资料:说课稿、课件、说课反思,存放于一个文件夹中,名称为:姓名+课题,打包上传教师发展处存档。
6. 颁奖、表彰(时间待定)。
六、评比办法
1.评比原则:客观、公正、公平
2.评比打分:由评委组成员打分评定。
3.奖项设置:10%特等奖,30%一等奖,60%二等奖,四舍五入。
七、其他事宜
1. 所有获奖者均颁发荣誉证书及适当的物质奖励。
2. 获一等奖以上选手优先推荐或安排参加区以上教学竞赛、教学交流、培训学习。
3. 各教研组要认真协助部门组织、指导选手参赛。
八、评分标准(见附表)
教师发展处
2018年9月28日
附表:
说课比赛评分表
参赛序号: 学科: 说课教师:
项 目 |
内 容 |
得分 |
说教材 (5分) |
1、讲清教材的编写意图、地位和作用; 2、教学重点、难点把握准确。 |
|
说学情 (5分) |
1、学生已有知识基础;2、已有的生活经验;3、已有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
|
说目标 (10分) |
1、目标的完整性,包含知识与技能、态度与方法、情感态度三个方面; 2、可操作性,目标要具体明确,符合教材和学生实际,能用来指导、评价该课的教学。 |
|
说方法(20分) |
1、教学方法、教学媒体的选择符合教学原理,切合学生实际,符合新课程理念; 2、科学、合理地使用教学手段; 3、重要教学环节的设计合理,能用教学理论加以阐述; 4、学法渗透符合学科学习的基本规律和年级要求,有具体依据。 |
|
说设计(35分) |
1、教学过程设计合理,能用教学理论加以阐述; 2、体现教师如何教及为什么这样教,体现学生如何学及为什么这样学。 3、教学环节要清晰明白,目的明确,简洁、实用; 4、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 5、课堂结构设计体现“活动进课堂”的要求; 6、注重反馈、矫正,使学生对教学目标有较高的达成度。 |
|
说板书 (5分) |
现场板书课题,复杂板书可用手机拍照上传到课件。 |
|
教师基本功(20分) |
1、教师语言规范、流利、生动、逻辑性强,具有感召力; 2、教态自然大方,仪表端庄; 3、脱稿,PPT的制作,时间掌控,板书设计效果等。 |
|
总 分 |
|
|
评委 签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