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陈昔安名师工作室开展“师徒结对”组建学习共同体活动
为充分发挥工作室团队的传、帮、带作用,加速工作室“培养对象”的成长,推动工作室全体成员整体素质的提升,广东省陈昔安历史名师工作室骨干成员和“培养对象”于2018年11月1日在深圳市福田区翰林学校五楼会议室温暖相聚,举行隆重且意义深远的拜师仪式。
镜头一:有缘相聚,踏上欢喜学习路
根据省教育厅下达的工作室学员选派条件及名额分配,采取公开公平择优的方式进行学员选派。学员申报,学校推荐,工作室主持人会同团队成员采取审阅材料或面试、面谈等方式初步确定学员录用名单,报市区教育局审定,同时报省教育厅备案。市教育局根据工作室学员及主持人双向选择的情况统筹安排学员入室培养。就是这样的缘分,让我们深圳、汕尾、河源三地的教师有机会在广东省陈昔安历史名师工作室相聚,踏上欢喜学习路。
开启欢喜研修之路
我们把欢喜写在脸上,把欢喜刻在心里
会议开始前,会场在优美的旋律中播放着工作室2018—2020年“培养对象”大事记,每一张图片都是一个足迹,每一个人都笑颜如花,走上专业发展的学习之路,我们满心欢喜。
颁奖仪式
工作室主持人为“培养对象”主题式说课比赛颁奖,大家从这里起航。这不仅仅是一张奖状,更是一份份的祝福与承诺,陈老师祝福每一个“培养对象”能学有所成,每一个“培养对象”也承诺定当全力以赴。
镜头二:有幸相随,推开智慧研修窗
为进一步帮助工作室成员和学员加强师德修养,增强职业认同感和荣誉感,凝聚教育教学思想,创新教育方法,有效推动工作室成员和培养对象专业成长,形成教学特色,成长为所在区域教学、科研的指导者和引领人。工作室主持人陈昔安老师在会上详细解读了广东省陈昔安历史名师工作室“2018-2020年”省市选派骨干教师(工作室学员)培养工作方案。从指导思想到培养目标和方式,从培训学员及周期到组织指导及顾问,从创建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到具体学习任务及要求,事无巨细,每一个要点陈老师都用心解读,特别是学习任务及要求,陈老师在查阅“培养对象”制定的三年专业发展规划之后解读的更清晰,要求的更具体,俨然是“严师”、“名师”风范。
工作室主持人陈老师解读培养方案
随后,陈老师还分享了工作室成员、研修人员、网络学员、历年跟岗学员的各类信息,为“培养对象”搭建了另一个学习的平台,同时指出,工作室必会为学员们搭建更大的“舞台”,做好学员们的“后台”,让学员们在研修的路上打开属于自己那扇窗,开拓更广阔的天地。
全体成员认真聆听陈老师的解读
最后,陈老师分享了自己为“长者”为“师者”的一些个人感悟。
感悟一:学习是无时无处不在的,不要盲目追求所谓的“高大上”的学习,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感悟二:学习是一种习惯,只有关注过程、把握细节,才能更好地提升自己。
感悟三:学习一定要有吃苦的劲头和精神,力求做到“严谨、细致、踏实、求真”。
陈老师坚信:“天道酬勤”。做教育“一分都不懈,一步都不退”,不为困难找借口,只为成功找办法。并鼓励学员要勇于展示,善于总结,字字句句都饱含了老师对学员们的期待和厚爱。作为学员,我为陈老师这种敬业、大爱所感动,他就是那麦田里的“守望者”,更是年轻教师的“摆渡人”。
工作室主持人陈老师分享感悟
镜头三:有师相携,共筑幸福教育梦
工作室立足于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在工作室主持人及团队成员的引领下,以师带徒为主要培养形式。根据工作室成员及学员实际情况,结对形成学习共同体。
主持人(导师) |
成员(助教) |
学员(徒弟) |
陈昔安 |
张 微 |
赖映初 深圳市福田区外国语学校 |
李 念 |
刘栋梁 深圳市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文华学校 |
|
邹德美 |
付华敏 深圳明德实验学校 |
|
杨美婷 |
严慧君 深圳市龙岗区石芽岭学校 |
|
董 辉 |
段昆伦 深圳市福田区上沙中学 |
|
戚佳丽 |
李佳博 深圳市光明新区高级中学 |
|
陈向辉 |
葛秀伟 深圳市龙岗区外国语学校 |
|
甘立杰 |
刘延微 深圳市盐田区实验学校 |
|
张婷婷 |
彭君红 河源市第二中学 李相楠 华南师大附中汕尾学校
|
来自汕尾的“粉丝”李相楠与师傅陈昔安、助教张婷婷的合影
赖映初和师傅陈昔安、助教张微的合影
段昆仑和师傅陈昔安、助教董辉的合影
李佳博和师傅陈昔安、助教戚佳丽的合影
刘栋梁和师傅陈昔安、助教李念的合影
刘延微和师傅陈昔安、助教甘立杰的合影
付华敏和师傅陈昔安、助教邹德美的合影
师傅陈昔安和助教陈向辉合影
严慧君与师傅陈昔安、助教杨美婷的合影
会后,“培养对象”感触万分。纷纷表示,有幸成为广东省陈昔安历史名师工作室的学员,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我们会珍惜这份荣誉,跟着“师傅”们虚心学习,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完善自己,跟着“师傅”们学“课堂教学”、学“教学设计”、学“学科教研”,更要跟着“师傅”们“修师德”、“铸师魂”。
在教育教研的路上,我们跟随名师的脚步,用一步步坚实的足迹丈量“为师者”与学生与教育的距离,用勤奋撰写“为师者”与学生与教育的故事,用智慧诠释“为师者”与学生与教育的情怀。这定是我们每一个人专业成长的精神档案,也会是我们每一个人宝贵的人生财富。
(工作室:李念、张婷婷、严慧君)
研修共同体“全家福”